智慧機器人研習營 跨界人才勝出

by 陳美琪
1493 views

這個月的琪愛聚焦暑期的兩件熱血賽事﹐一個比實力(智慧機器人研習營)﹐一個重內涵(追光之歌勤誠文學季)﹐我身為這兩項活動的發起人﹐感到榮幸且驕傲﹐榮幸能與好多使命感的企業﹑學校﹑同仁並肩將Impossible 化為I’m possible;驕傲的是看到參與的年輕世代專注投入﹐以行動證明凡事「只有沒想到﹐沒有做不到」。

這項具前瞻性的連結共好﹐啟於3/11我和新代蔡尤鏗董事聯袂拜訪中正大學。新代與中正等幾所大學有長期合作關係﹐提供了完善的實驗室設備供其研究使用﹐產學模式發展成熟﹐但著眼整個雲嘉產業聚落要發展起來﹐需要擴大人才培育的產學平台﹐於是我們在三月底拜訪了雲林科技大學﹑四月初走訪虎尾科技大學﹐了解到三所學校的教學特色及資源優勢﹐我提出「整合專長﹐共用資源」的想法﹐蔡董第一時間拍板支持﹐由新代集團和勤誠提供設備﹑場域﹑人力﹑食宿交通和經費﹐中正大學﹑雲科大﹑虎科大三校響應﹐組成產學大聯盟﹐籌辦為期六周的『勤誠新代盃智慧機器人產學研習營』。

產學大聯盟開幕儀式(左起):虎科大張信良校長、雲科大楊能舒校長、新代科技蔡尤鏗董事長、嘉義縣劉培東副縣長、
勤誠興業陳美琪董事長、中正大學馮展華校長、凌嘉科技陳連春董事長

相較於一般產學合作主要在技術開發﹐這次的研習營著重學用合一的培育訓練﹐從4/27正式kick-off 至7/4正式開幕式﹐期間短短二個月﹐我們密集召開超過50場籌劃會議﹐參與的產官學界人士超過50位﹐雲科大機器人技優專班的夏郭賢教授在產學和競賽籌備有豐富經驗﹐是這次簡章招募的推手﹐同時擔任決賽評審﹐他認為『勤誠新代盃智慧機器人產學研習營』有三大創新特色:

一﹑學生必須要透過三周的密集上課才能具備參賽能力與資格;

二﹑設備由業界提供﹐與學校的設備不同﹐且多半未接觸過﹐學生必須在業界工程師的指導下﹐以三周的時間熟練操作;

三﹑競賽由業界出題﹐不同於在校學習通常會將問題簡化再簡化﹐學生必須直接面對產線壓力並解決問題。

「可以提早接觸未來在職場工作的實際情況﹐造就了這個比賽的複雜度﹐」夏教授坦言原先對於前三週上課﹑後三周實作的模式有所顧慮﹐沒把握學生的接受度﹐結果出人意表﹐「你要來就是你真心想要學東西﹐真心要體驗﹐六周紮紮實實﹐才會有效果!」

由勤誠和新代擬定三道情境題﹐這些問題都是在產線上會遇到的實務﹐三校再分別針對情境題規畫對應的課程﹐學生輪流到各校上課一周﹐「大約有三天是理論課﹐兩天實作課﹐這三個星期同學相當於修了三門課。」此外透過在三校輪流上課﹐對老師也產生了驅動力﹐ 「當老師面臨到不同學校的學生﹐那種積極度是會刺激教學動力的。」於學生﹑老師和學校皆正向刺激﹐是這次研習營的附加價值。

同樣是初始發起人兼評審的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陳世樂教授也表示﹐這次的產學合作模式讓學生收穫更多﹐「以往通常是跟企業的研發單位作技術開發﹐這次是在實際的生產線上做驗證﹐」拿掉實驗室裡面的高可控性﹑不計成本﹐產線上的問題可說是四面八方﹐「學生會面臨比較多的考量點﹐這些東西都會影響到技術開發﹐為了解決問題必須去想不同點子﹐還要考慮到成本﹐就人才培育的觀點﹐是非常好的訓練。」

競賽評審團(左起): 虎尾科大陳俊仁老師﹑雲科大夏郭賢老師﹑中正大學陳世樂老師﹑永續會詹志輝總顧問﹑
凌嘉科技梁瑞芳營運長﹑中正大學簡麗環老師

競賽是成果驗收﹐雖然不是每一支隊伍都能百分百達到業界要求﹐但所有參賽學生從中學會發現﹑定義﹑解決和改善問題﹐讓評審們大為驚艷﹐給出高度評價﹐陳世樂教授以雲科大冠軍隊伍「眼明手快」為例﹐指出學生的投入和成長超乎預期﹐「他們會為了分流額外去設計一個搭配的機構﹐也用了滿多影像處理的演算法﹐看的出來花很多心思去找資源﹐雖然這種演算資源滿好找﹐但要用對很不容易﹐代表學生有先去了解﹐找合適的演算法。」

智慧機器人研習營成果展(左起):虎科大鄭芳松系主任、中正大學郝鳳鳴副校長、新代科技蔡尤鏗董事長、勤誠興業陳美琪董事長、
雲科大楊能舒校長、凌嘉科技陳連春董事長、雲科大郭昭吟產學長、勤誠興業陳亞男總經理

夏郭賢教授分享在評分時聽到業界評審說:「學生所解決的問題﹐換成我們公司的工程師團隊﹐一個月都不見得能作出這樣的水準。」讓他備感欣慰﹐以學生為榮﹐「其實﹐我們學校(雲科大)有發生一個小插曲…」 因為他要說的故事與我有關﹐我就先舉手自白吧!

雖然同學們幾乎都是騎車上下學﹐但基於安全考量﹐我們在活動設計之初就規劃了每日交通車接送。7/4開幕式那天﹐其中一輛交通車延誤逾15分鐘﹐導致部分學生來不及參加開幕﹐原因是有位雲科大同學遲到而耽誤了車程﹐我認為同學參與的心態﹐關乎這次活動是否具有意義﹐所以當場傳訊息給夏教授﹐坦白告知並請求校方協助改善。

夏教授回憶道:「很感謝Maggi董事長的反映﹐我馬上跟專班的同學問﹐也跟另外兩位指導老師﹑產學處窗口問﹐同學們的生活紀律也被要求起來﹐他會把這件事情當作一回事﹐態度上也就不一樣。」最後雲科大的三支隊伍囊括三個情境項目的優勝﹐證明﹐態度決定一切。

由嘉義縣長翁章梁頒獎給冠軍隊伍

機械產業在二﹑三十年前﹐是所謂的黑手行業﹐很多工具機廠是由鐵工廠起家﹐工作環境普遍欠佳﹐導致學生就業意願低落﹐家長也不樂見。現下的機械業雖是高科技的一份子﹐但缺乏實體場域支援教學﹐讓學生能透過實作證明學到的知識在應用面上的價值﹐提升學習和就業興趣﹐也因此陳世樂教授對於勤誠大方開放場域讓學生去「玩」個盡興﹐最感訝異也很感激﹐「要有很大的決心﹐一定會影響到正常的生產﹐但勤誠為了這樣去投入﹐我覺得非常不容易。」

籌備活動並開放場域﹐當然需要勤誠夥伴的全力支援﹐嘉義廠的人資主管Ray除擔任聯繫窗口外﹐從7/25學生團隊進駐嘉義廠的歡迎之夜到8/13成果發表﹐也由他負責管理照顧﹐處理各式疑難雜症﹐笑稱宛如舍監﹐「職場中高階主管通常在五十歲以上﹐跟最年輕族群跨了四個世代﹐這群數位原生世代的人格養成﹑能力特質﹑知識攝取﹑數位工具使用和生活習慣﹐跟我們的現況是不一樣﹐透過這次也讓我們去思考﹐組織內的管理方式﹑領導模式﹐怎樣因應新世代去作調整。」

生產技術處資深經理Duffy則率領一班兄弟組成「V型戰隊」﹐全力打造實作場域﹐並以業師的角色幫助學生在三周內快速融入。「每一組學生我都有去訪談﹐每一周都有不同狀況發生﹐例如設備異常或不曉得該怎麼做下去﹐」這種時候就由V型戰隊出面守護﹐「學生都很認真﹐問的問題也滿深入﹐會一直想要了解為什麼﹐接受我們給的建議再加上自己的創意﹐他們從學習者要轉變成開發者﹐會去想要解決問題﹐這其實就是我們需要的。」這場競賽影響的不只是學生﹐Duffy和V型戰隊透過教學相長﹐加深對自動化領域的認識。

嘉義廠生技處組成「V型戰隊」化身業界導師,完成三周的守護任務

活動的舉辦﹐來自許多幕後英雄的付出﹐有一位我特別放在壓軸介紹﹐因是她是這次研習營最關鍵的靈魂人物-新代行政總監黃芳芷﹐在很短的時間內整合三校與雙企業的資源﹐規劃出六周課程與實作﹐靠的正是她強大的統籌整合力﹐50場工作會議擔任總召﹑彙整結論﹑溝通推進﹐光是能與她合作﹐就是一場非常精采的學習﹐著實為勤誠團隊塑立學習標竿。

新代在產學合作領域經驗豐富﹐2017年就開始舉辦暑期智慧製造研習營﹐這回與勤誠攜手的緣分源於我們都是永續會詹志輝老師的學生﹐透過連結共好讓有價值的事發揮影響。有感於企業亟需跨領域的整合人才﹐今年的研習營主題從智慧製造升級為智慧機器人﹐「台灣有上中下游非常完善的供應鏈﹐運輸車程也短﹐且低中高階的產品通通具備﹐發展機器人有很好的機會﹐」芳芷來自教育界曾任新竹實驗高中校長﹐長期站在產與學之間的制高點﹐她的洞見深遠而務實﹐「我們以企業的力量﹐讓產學之間gap縮短﹐也提早讓學生看到企業很大的需求。」

所謂的梯型人才﹐不僅是單一領域的專家﹐對其他領域也要能略知一二﹐懂得怎樣去應用﹐這是目前台灣學生普遍較為缺乏的綜合能力﹐芳芷感概:「我跟員工說﹐你做的技術都可以上火星﹐但我的客戶不在火星上﹐」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才是產業要走的路﹐研習營的目在於培養梯形人才﹐所以每一組學生面對情境題﹐必須把自己當成系統整合商﹐「需求是勤誠提的﹐我們整合成情境﹐裡面可能會用到四種能力(機械手臂﹑雷射﹑智慧倉料﹑視覺影像)﹐讓學生去做整合。」

「專精某一種﹐是硬實力﹐會應用別的﹐就是軟實力」﹐芳芷觀察到在這次活動中學生開始展現整合系統做出total solution的能力﹐「相較於北部學校的資源豐富﹐我們希望對中南部的大學跟學生給予必要的支持﹐明年再辦的時候﹐我會找更多產業生態系一起進來。」熱血是一來一往的互相激勵﹐她已經開始籌畫明年要走的方向﹐除拓展研習營接觸的面向外﹐也想針對須打工賺錢而無法參加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助學金﹐甚至提早籌畫作業﹐讓參加者可以事先預習﹐提昇比賽的質量﹐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

前幾日在自動化展巧遇新代蔡尤鏗董事長和芳芷﹐我們相約餐敘。蔡董和我﹐一位出身嘉義﹐一位來自雲林﹐對嘉南平原的世代培育﹐有共同的情感印記及回饋的心﹐蔡董鼓勵我繼續發揮連結共好的創意﹐新代必當響應相隨感謝蔡董和芳芷的無私相挺信任﹐這份美好情誼就是最大的驅動力﹐產學合作不只要一屆一屆辦下去﹐更要辦出成效﹐辦出力量為學生搭建與企業接軌的橋樑﹐擁抱面向國際競爭的自信卓越﹐為產業與社會永續的百年樹人貢獻心力。再次感謝所有參與者的付出﹐一同見證年輕世代的大無限﹐『勤誠新代盃智慧機器人產學研習營』圓滿成功﹐我們明年見!

<青春發言人>
冠軍隊伍「眼明手快」得獎感言

翁程治:PLC整合﹑影像

經歷實作的三週,我一直思考如何讓整個流程能做到最多事、最安全、不懂手臂的人操作起來也可以很簡單。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比賽,拿下總冠軍,由衷地感謝我們教授、兩位學長、學弟們、現場勤誠工程師和新代小老師的幫助,在這得到的不只是十萬元,還有滿滿的整合經驗和手臂操作經驗。

許紘菖:配電整線﹑影像

分別理解知識是簡單的,但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實作整合出來,是我認為最困難的部分,另一方面則是如何成為對公司有貢獻的工程師,自身的想法除了要擴大產線的利益,還要顧及操作員的使用便利,並添加變化的可能性。這次的研習營是我跨入業界工程師的第一步,讓我認知到在學校過的太安逸了,提早體會到將來會面臨的情況,非常感謝教授、學長、勤誠﹑新代公司、與各所學校的同學,謝謝你們讓這次活動完美運行。

吳彥彬:機構調整安裝﹑影像

藉由研習營,了解到原來要將所學融入到實際中,是很不容易﹐比賽當中,遇到很多問題,所幸有很多人的幫助,新代工程師、勤誠的班導師、指導教授、實驗室學長;重要的是,學到很多相關知識,雖然我們獲得總冠軍,但在自動化的領域裡,只是剛起步,還要經歷很多的問題與改善,才能成為真正的無人化工廠,要感謝這六周幫助過我們的所有人。

秦若恩:手臂程式控制﹑影像

體會到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加以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產線上,過程有許多的困難,透過解決困難來充實自己,解決困難就是最大得進步,非常感謝現場的大家與實驗室的學長與老師,還有我的隊友,各司其職運用所長,在未來不論是碰到什麼難題大家都能以很好的方式來解決。

指導老師:鄭秦亦老師

非常感謝勤誠與新代,這是不同以往比賽型態,讓參賽學生可以多廣度接觸產業應用技術,技術型比賽直接導入實際產線,是本比賽的重點特色之一,最後扎實的將所學技術從比賽呈現出成果,賽事在產業、學校的鼓勵與學生們團隊合作的努力下,本隊伍很榮幸獲得比賽總冠軍的佳績,學生也在實戰比賽獲得寶貴的經驗,期望未來可將比賽技術成果,實際導入產線中,發揮更大的效益。

媒體報導
勤誠/新代盃智慧機器人產學研習營 中正大、雲科大、虎科大三強秀成果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