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大帝》榮耀謝幕 當代傳奇經典入列

by 陳美琪
848 views

光榮的一刻,《凱撒大帝》在台北三天公演,吸引了4000名觀眾入場,再現一票難求的盛況。舞台上,兩大名角以京崑為體的詠嘆調,帶領觀眾走一回溯源歷史又直指未來的生死夢迴與人性思辨,120分鐘的神遊屏息後,台下回報如雷掌聲,在劇院裡久久迴盪,是獻給表演術團隊的榮耀!

期待了整整兩季,《凱撒大帝》終於回到台北演出。首演訂於6/14,Maggi和Corona連袂出席,同場還邀請了勤誠董事、同仁們、企業好友及CSR公益夥伴。

國家戲劇院靠愛國東路側,在朱紅廊柱與松綠廊簷之間掛起《凱撒大帝》巨型海報,一身赤金的凱撒頂天而立,與建築完美匹配的雄偉。那日我們遠遠瞧見已雀躍,Maggi在海報前留下合影,這幕將寫入勤誠在社會參與的一頁。

為了參加開演前的導聆,我們提早在六點半抵達,沒想到入口處大排長龍。待驗票進場,劇院大廳早已座無虛席,連兩側的階梯上也滿是或坐或站的觀眾,顛覆「導聆總是三三兩兩」的印象,連秀偉老師也大感詫異。顯示,現今觀眾對深度體驗藝術的渴望,通過專家從莎翁文學、歷史背景、戲劇表演等面向的解析,進而在觀賞時更契入《凱撒大帝》的創作內涵,甚至捕捉每一幕的話外之音。

如是盛況,散場後又重現一回。

謝完幕,演員回後台稍歇,觀眾移動至大廳等待與演員們見面,人潮再度蜿蜒至階梯上。Maggi同我們站在人群中享受引頸企盼的熱烈氣氛,內心多了份引以為榮-《凱撒大帝》是興國老師時隔多年再度打造新編劇,因疫情延宕,一擱四年才得見舞台,在台北公演的這三日,演前、演時、演後皆是滿座,照片中的響徹掌聲,見證了這份遲來的成功,是多麼的實至名歸!

當代傳奇與香港藝術節結緣從1994年的《慾望城國》開始,而後受委託製作了水滸三部曲之中的《忠義堂》、《蕩寇誌》,因此和上海戲曲學校的師生開啟建教情誼,而當時坐在台下的觀眾之一,正是《凱撒大帝》的另一主演-現任上海戲劇學校附屬戲曲學院校長,素有「崑曲王子」美譽的張軍。

這位濃眉大眼、身形高碩的「梅花獎」得主,是崑曲科班出身的正統小生,向來勇於嘗試跨界(學生時差點簽約出道改當嘻哈王子!),從充滿個人風格的潮流裝扮就可顯見不落俗套。張軍老師說自己看過無數版本的《等待果陀》,最好的那齣出自吳興國的手筆,因而心生孺慕,後來到香港觀賞《蕩寇誌》,再次受到刺激,京劇居然可以這麼敢玩、好玩!心想有朝一日定要與他合作,也過過戲癮。而為其圓夢的,正是香港藝術節,三度向當代傳奇遞出製作委託,促成了京崑兩大名角同台的佳話,《凱撒大帝》由此誕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全劇以九幕戲構成,朱柏澄飾演現代文青遊覽羅馬遺址,與張軍飾演的卜拓思的幽魂(自稱詩人)相遇,在「自我摧毀,又不斷重生」的古羅馬劇場,年輕人想知道事件真相,千古幽魂則尋求解脫出口,展開一場如夢如囈的穿越,時空回到凱撒被刺殺的三月十五日。

第二章『凱旋』,凱撒凱旋歸來,一時聲勢浩大,萬民臣服,愛將安東尼三度呈上桂冠,請求凱撒稱帝。吳興國飾演的羅馬元老賈修司,趁機挑起羅馬大員卜拓思對於凱撒稱帝將毀掉共和的恐懼,攛掇行刺凱撒。

開場,元老賈修司一跛一跛地走向卜拓思,他灰髮、駝背、塗黑的臉上掛著不懷好意的笑。興國老師將角色的狡黠偽善直接從外表點明,運用京劇中老生和丑角的方式詮釋,並刻意設計成跛腳,凸顯與其他角色的區分。

有趣的是,他說另一編劇雷碧綺老師無法接受,因為史學家對賈修司的評論是「很有智慧」,直到在香港看了三天,才慢慢接受為了放大戲劇效果,讓賈修司成了痀僂瘸足的模樣。

而從觀眾的角度來看,興國老師的這把賭注無疑成功,當賈修司跛著腳從舞台邊走向中央,沒有台詞,短短幾秒足以讓人感受到一場陰謀即將開始,相比對手戲的卜拓思英挺白面的直視觀眾,賈修司的黑臉與姿態扭曲,就像是在暗處橫行的詭影。

我的一隻眼睛看見光榮,另一隻眼睛看見死亡

第四章『凱撒』,凱撒如神祗般登場,霸氣宣告:「我來、我見、我擴疆。」登上議會廳高堂俯視人間,即將加冕為王。

張軍飾演的第三個角色-預言家在幽暗處發出警告,要凱撒留心三月十五日的死期,但凱撒自喻「比危險更危險」,不信陰謀詭計、不做脫逃懦夫。

第五章『刺殺』,眾元老假意為人求情,當凱撒拒絕法外開恩時,便一擁而上輪番刺殺凱撒,二十三刀,一代強人難敵倒地,愛將卜拓思補上致命一刀,凱撒悲痛問:「也有你!為什麼?」

這兩幕無疑是本劇命題,掀起第一波高潮。凱撒從稱王到滅亡,命繫於卜拓思的心理轉折,他在被摧毀的龐培頭像前幾經掙扎,最終選擇手刃恩人。

改變世界命運的歷史一刻,興國老師安排現代青年介入,拿著錄影機近距離拍下刺殺者的猙獰和被殺者的無助,彷彿青年就在二千年前的那個現場為觀眾直播報導。

高明的處理手法,深刻喚起省思,不只是舞台上的現代青年,包括整個劇院的觀眾都成了這樁血腥事件的目睹者,但只能旁觀,一如對於每天新聞畫面播出的種種暴力欺壓、地球悲歌,除了「觀看」,我們是否認真想過,能做些什麼?如何改變?

世代世代,你我皆不能見得未來

第六章『祭壇』,卜拓思維護共和,「吾愛凱撒,更愛羅馬」的宣言,贏得羅馬人民愛戴。此時,吳興國飾演的第三個角色-安東尼,抱著凱撒遺體現身,群眾喊打喊殺,惟卜拓思允其發表哀悼,安東尼慷慨陳情,為凱撒一一開罪,扭獨裁形象成愛民如子,百姓心理再次被操弄,轉而同情,誓言為凱撒復仇,掀起內戰,烽火無情。

這幕是全劇的第二波高潮,雖不見刀光,卜拓思和安東尼光以唇舌就足以撥弄群眾意識,翻轉國家命運。看得令人心戚,不得不折服莎翁的遠見,時代在怎麼進步,又何以免於被政治操控的命運,掌權者皆聲稱所作所為是為了世代正義,但一如劇中提問,誰見得著未來?

多少偉大的演員將一次次重演,凱撒也將一次次的流血

第九章『夢回』,賈修司畏戰,用殺凱撒的刀自盡;卜拓思見凱撒鬼魂,竟又是三月十五日,命運難逃循環,鬼魂預告他將葬身在「自我摧毀,又不斷重生」的古羅馬劇場。卜拓思驚嚇瘋癲,與凱撒鬼魂爭論並展開決鬥,殺了凱撒究竟是正義,還是冤仇,這樁歷史蓋棺也難定論。

強者與名將終有亡時,時代洪流繼續向前,站在高台上的現代青年閱其興衰,感嘆人們曾建立了多少偶像,又推倒了多少雕像,在一次次仰望與踐踏的歷史循環中,悲劇一再重演,過去如此,現在仍是,何時方休。

上一幕結尾在卜拓思撕心裂肺的唱著:「磷火青青,劃破了千古夢回~」,我已聽得欲罷不能,沒想到,最終章『夢回』在高潮之上還有高潮,戲裡戲外模糊了界限,朝著人心大力叩問!

前面章節裡幾段重要的台詞在最終篇章藉由不同的人物及立場,重新抒發,賦予不同意涵。呼應了開頭青年與詩人(現代與過去/生與死)相遇時的對話,而卜拓思和凱撒的魂魄雙雙困於三月十五日,似暗指肉身有時盡,但輪迴求出無期,令人遙想崑曲名劇《牡丹亭》的那句「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隨著當兩大強者對決後倒下,劇情也從探究「死」,轉向如何「活」。

高台上那位蒼白、純白、不曾有過生死體會的現代青年,走到舞台中央成為了「新」的主角,襯在後方是一張又一張的征戮與哭泣,青年環顧後,緩緩說出:

一場壯烈的戲劇就要落幕了 

多少年代之後,將在不同國家,用我們所不知的語言,一幕幕不斷再現

多少偉大的演員將一次次重演,而凱撒也將一次次的流血

倘若你也曾搖旗吶喊、推倒雕像、狂拋石塊

那這一場悲劇,你也參與其中了

他反覆、反覆、反覆地說,越說越大聲,越說越猛烈,最後近乎憤怒嘶吼,像在控訴什麼,也像是要自己永不忘記。

結局的安排,將觀眾從戲劇架構的世界帶回現實,從旁觀他人變成反思自我。在歷史的舞台上,每個人都是演員,塑立雕像與拋擲石塊,自我摧毀又不斷重生,但最終能留給未來世代的,仰仗我們的一念之明-寬待和解或仇冤深結,繼續貪圖耗損或覺醒永續。

精采絕倫的藝術饗宴,120分鐘實在意猶未盡,《凱撒大帝》果然驍勇,千軍萬馬的踏進觀眾心裡。興國老師四年磨一戲,為當代傳奇劇場再添經典,以「勤誠2024藝文盛典」冠名,是勤誠在支持藝文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尤其欣喜得知《凱撒大帝》在香港、上海和台北的演出,皆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到場,他們不只喜愛,還在悸動中留下許多熱切的反饋。

感謝興國老師率領的《凱撒大帝》主創團隊、台前幕後帶來的藝術體驗,勤誠與有榮焉,以此拋磚引玉,盼企業界挹注更多的關注與資源,竭力扶持各類優秀的藝術創作,讓藝術的反省思辨、創造匯流和人道情感,成為撫慰人心、穩定社會進步的力量,溫暖陪伴人類邁向永續之路。

學思達老師觀後心得分享

許怡麗老師-桃園市東興國中國語文

一進入劇場,映入眼簾的便是強烈的視覺震撼。整個舞台佈景以古羅馬元素為基礎,結合中國傳統戲曲的美學風格。真實感的細緻打造,夢幻般的詩意氛圍,將中西文化進行完美的融合。

京崑版的《凱撒大帝》在劇情改編上忠於原著,同時融入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元素,吳興國透由精湛的京劇技巧詮釋,動作矯健、聲音鏗鏘有力,展現出凱撒的霸氣與威嚴。張軍所飾演的卜拓思則展現了崑曲的細膩與優雅,唱腔婉轉動人、動作輕盈優美。《凱撒大帝》猶如警鐘,無論追求個人榮耀還是實現政治目標,最終的目標應該是人民的福祉和國家的穩定。劇中反覆提到的“凱薩將一次次地流血”,正是現實中無數無辜平民在戰火中犧牲的寫照。通過藝術的形式,《凱撒大帝》讓我們看到了歷史的重演和人類在權力爭鬥中的悲劇命運,提醒著我們:唯有記取歷史教訓,才能避免悲劇的重演,實現真正的和平與和解。

林曉妮老師-私立四維高中

權力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帶來榮耀和成就卻也引發危機和災難。飾演卜拓思的張軍,透過內心掙扎和悲劇命運,揭示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鴻溝,表現「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感嘆。吳興國飾演凱撒也飾演安東尼,一場極富煽動性的演講,巧妙運用反諷,不僅說服了劇場的觀眾也翻轉了民眾的情緒轉向反對刺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三個境界中的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我卻以為導演安排三次「獨上高樓」的場景具有諷刺的意味:凱撒上高樓展現他極度的自信卻導致悲劇的死亡,卜拓思上高樓展現他崇高的政治理念也導致悲劇的死亡,最後文青旅人上高樓看盡英雄人物的興衰。

羅馬歷史畫卷在劇場展開…我們雖無法預知未來,希望能鑒古知今,透過莎翁筆下的這些人物,思考權力、忠誠和背叛的真正意涵,不論歷史更迭,在面對權力和道德抉擇時,應如何保持清醒和理智?

推薦閱讀: 為《凱撒大帝》重生,吳興國的二千年夢迴

0 comment
2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