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守望 友緣再聚首

by 陳美琪
704 views

我曾經在2013年參加台灣大學全球企業家班的課程,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個別在自己的領域擁有相當成就的同學,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共學平台,讓企業能夠藉由不同課程模組,彼此切磋、相互砥礪、建立與發展領導網絡。

這麼好的一個平台網絡,我們可以如何做,彼此學習優良的企業文化,以帶動更多善的連結?雖然在課堂中,可以聽到同學間的經營理念分享,但如果無法親眼看到,聽再多,好像都是別人的故事,但如果能夠實地參訪,再經由解說,那種當下的感動才是影響力最巨大的。

而我腦中第一個閃過,注重人文企業文化的典範,就是去年七月我曾帶領工廠主管參訪,也在去年策略週為我們帶來精彩演講,喚起勤誠無數感動,並且同為台大企家班同學的友達光電董事長Paul。

在不斷遊說之下,Paul相當樂意分享,我們也邀請了企家班各期的同學們,最後在柯承恩及盧秋玲二位老師的帶領下,共17人參與。為了讓大夥體驗最道地的江南文化,Paul還親自安排行程,並將此行定調為『文化創新之旅』,為的就是在10/10-10/13這四天三夜的行程中,透過造訪友達廈門廠所修復的山頭村,以及蘇州廠保留的兩座穀倉,將最精華的企業文化,提煉出來和大家分享。

 

《守望。山頭村》

位於友達廈門廠內的山頭村是我第一次造訪,恰巧也遇上友達為整個保留過程所做紀錄片《守望。山頭村》的首映典禮。『我們在建廠初期,就有意識的保留一些老的記憶、老的文化。』Paul和大家分享友達當時與山頭村的相遇,他在2005年建廠選址時,站在山頭高處俯瞰廠區的預訂地,發現山頭村這座擁有170年歷史的閩南古厝,當下就決定要將它保留下來。在建設前,該園區的地形高低起伏,當地政府用移山填海的規模,出動軍隊鏟高填低,將高低落差達33米的丘陵地減低到落差僅剩13米。儘管整地工程如此浩大,在友達的堅持下,將山頭村具閩南傳統風味的建築原地保留,且讓村內的九棵百年的活榕樹繼續蔓延枝幹。

 

為了能將山頭村的故事,以及過去人們的智慧和歷史傳揚出去,友達還從廠內員工培養了約40名導覽專家,並稱呼他們為“村幹部”,此次導覽就是由HR中的資深導覽員幫大家細心解說。這處聚落由三座民居組成,在不破壞古厝原始風貌的前提下,友達還從泉州請了維修古蹟的專業師傅,細心考究當時的建築形態與工藝,包括山牆、鳥踏、燕尾脊、斗拱等豐富的閩南建築特色,對古厝進行修繕與保存。

 

從大門步入,映入眼簾的木造結構,讓人想起台灣早期的三合院,分外的親切,裡頭保存了許多當時居民所使用的一些農具、家具,將過去純樸的農村生活場景,完整呈現給來訪的人們。而在大門兩側也記錄了山頭村的古往今來,歷史變遷的故事,Paul此時好似“村長”一般,指著每一張照片,每一個器具,信手拈來就是一段讓人身歷其境的生動故事。

《跨塘穀倉古往今來 友緣居》

『以往在開發的時候,地方政府為求效率、快速,往往會忽略歷史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在參訪過友緣居之後,他們現在在開發時,會先思考有哪些文化需要被保留、修復。我想,這也許就是友達為社會責任所做的一點點貢獻。』

去年7月我就曾率領勤昆廠的幹部前往參訪,這次雖是二次造訪友緣居,但對於Paul生為科技人卻包含人文情懷的風範,還是感到相當敬佩,如果對土地、歷史和地方文化不夠疼惜,也沒有足夠認知的人,是絕對無法付出這麼大心力,可以說將文化傳承視為使命!『這個地方在我們剛來的時候,是個約兩萬人的小鎮,叫跨塘鎮,從宋朝起就有記錄,但後來因為行政區域的精簡而被併入其他鎮,跨塘鎮就這麼消失了,所以文化保留在這個時候就突顯它的必要性,替地方留下歷史,那以往跨塘鎮的居民就可以回到這裡,找尋他們的回憶。』

文化保存,Paul說是偶然,也是必然,你無法預期在建設的時候,會挖掘到哪些珍貴的記憶,但只要你保有尊重歷史的心,就必然會伸出手來做些什麼。真的很感謝Paul的細心籌辦,忙碌之餘還帶著我們遊歷廈門和江南,一個由上到下,充滿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讓人感到溫暖、溫馨和尊重。

此行收穫實在太多,現場看到、聽到甚至碰觸到的那種感動,無法三言兩語道盡,一家企業最終到底該留下什麼?從山頭村到友緣居,我看到的是一個領導者從自身出發,你關注、深入某個議題而有了感動,才能影響同仁,甚至是整個集團,當群體有了共識,自然而然就成了這家企業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

企家班臥虎藏龍,最後以參與此次活動最年輕的“才子”,在活動行程結束後有感而發,所寫的一段優美文字和大家分享。同學們,友緣再相聚!

三天以來,姑蘇水長,台上融了女兒胭脂紅,台下惹了游子相思顧。
從山頭村的天涯相忘,紅磚守望。到友緣呼來王謝的燕,佇立於兩幢的河邊,卻描淡了流年。
千帆過,君懷友緣一曲、點燈一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此行受益良多,自當省思、效法。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